湖南:降耗能助力产业链******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⑦】
光明日报记者 龙 军
12月25日,记者走进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忙得热火朝天。在中石化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建设现场,19家施工单位的1万多名施工人员分布在数十个项目单元,同步开展作业。
来自黑龙江七台河市的焊接工人王志凯,在现场施工作业已有9个月。他说:“能参加这个宏伟的重点项目建设,打心底里自豪。”
“2020年12月,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获中国工业大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国内己内酰胺自给率升至94%。”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邬智勇告诉记者,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总投资153.5亿元,占地2600余亩,建成后,己内酰胺产能将从30万吨提升至60万吨,单位产量能耗降低20%,环保标准将大幅度提高。
汽车产业是长沙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在比亚迪长沙雨花区工业园,一台台新款“海洋”系列新能源车还未下线就被订购。
湖南省工信厅负责人说,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老三样”逐步成长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后,湖南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新三样”,苦练内功打造新引擎,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日前,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株洲市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跻身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加上此前胜出的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集群,湖南已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三。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01版)
各地筑牢基层医疗防线 保障农村就医用药需求******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随着春运来临,各地采取措施引导返乡群众做好健康防护,加大医疗资源下沉和药品储备。
连日来,重庆忠县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返乡群众进行健康监测,加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药品储备和设备投入,县级医院抽调近200名医疗专家到各乡镇卫生院坐诊,全力保障农村居民医疗需求。
河南周口市川汇区建立县、乡、村联动机制,分级分类诊治患者。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负责收治轻症患者,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整合医疗资源,对呼吸机、监护仪等救治设备以及医务人员统一调配,重点保障重型、危重型患者及时得到救治。65岁的村民邹素英高烧多日,引发胸闷,家属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市人民医院的急救车迅速赶到现场。患者一上急救车就开始进行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院前急救。
急症、危重症患者能够转得上来,药品等医疗物资还要沉得下去。湖南郴州开放基层医疗机构采购权限,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的亟需短缺药品,可申请应急挂网采购。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采购基本药物,为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发放退烧、止咳、抗病毒等防疫药品。
贵州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抓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在遵义市绥阳县,由县中医医院旺草分院成立的专班走进偏远村寨,为老年人提供疫苗接种、免费送药和义诊服务。为了方便发热、感冒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铜仁市思南县以村卫生室为基础,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目前已实现496个行政村全覆盖。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